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完成的《中国煤电清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9月19日在京发布。
选择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可向当地电网企业提出申请,由电网企业免费调试或更换安装峰谷分时电能表。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治污减霾和电能替代工作不断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用户,特别是城镇周边及远郊农村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居民用户选择了在冬季采用电锅炉、电地热、电热膜等新型取暖方式。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赴陕西开展冬季清洁取暖调研工作,要求我省加快研究制定支持清洁取暖电价政策。每天晚上10时至次日8时用电低谷时段电价执行标准在现行对应价格基础上每千瓦时降低0.2元,降低后的陕西电网第一档居民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983元。为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决策要求,省物价局组织省内相关电网企业积极研究,反复论证,在保持居民用电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出了实施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方案,自2017年8月29日起执行。二是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陕西电网电价执行每千瓦时0.5109元)。我省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实施后,不仅增加了居民用电价格自主选择权,还将有效降低居民电采暖用户电费支出,为加快推动省内煤改电和治污减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对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每天8时至晚上10时用电高峰时段电价执行标准在现行对应价格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05元,加价后的陕西电网第一档居民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483元。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铁腕治霾专项行动方案》,也要求加快制定煤改电采暖季享受每千瓦时0.3元的低谷电价政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于2016年3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是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能源国际组织。
《财经》记者在中智一带一路计划:贸易、投资与金融对接机遇座谈会现场还了解到,目前,一些中国有实力的央企、国企正在探讨在智利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张裕集团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强大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四是加强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吴红亮对《财经》记者说,中智两国应该加强沟通,紧密联动,由过去的贸易驱动向贸易投资双轮驱动转化,不断拓宽相互投资合作领域。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智利对于包括矿产在内的7类投资项目的资本货物进口,只要投资高于500万美元即可享受免免税待遇。智利能源部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签署了双方合作联合声明。
在投资方面,中国和智利的相互投资额度都不大,中国在拉美地区国家投资超过千亿美元,但2014年中智两国相互投资额均为1亿多美元,这未免显得有些小气。目前智利已成为中国第二大鲜果进口国,第三大葡萄酒进口国,以及第七大海产品进口国。据国家发改委官员介绍,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智利投资额累计已达到18亿美元。爱德华多弗雷此次来华访问,还在8月29日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进行了会谈。
8月30日,智利外交部国际经济关系总司总司长宝琳娜纳萨尔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在智利投资的这两大项目,均是这两年操作实施的。国家电投海外公司是在智力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屈冬玉就中智农业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中国智利农业联委会的作用。
投资范围拓宽据悉,在当天下午,爱德华多弗雷与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进行了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智农业合作交换意见电能替代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解决雾霾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致力于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能源消费新模式的构建,在大力实施电能替代的同时,突出开发绿色电能,不断加大新能源电力(风电和光伏电力)在电能替代领域的主力军作用。10月份之后,我省各地将进入冬季取暖季,电能替代量将迎来高峰期,预计全年将突破60亿千瓦时。
据了解,2016年甘肃全省新能源发电量196.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48.4万吨、二氧化硫7.28万吨,氮氧化物6.3万吨。2016-2017年采暖季,我省组织32家电采暖企业与新能源(风电、光伏)企业直接交易,完成电量2801万千瓦时,清洁电能替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做好传统优势电能替代项目如热泵、电采暖、电火锅、分散电采暖、电(蓄)冷等项目的同时,重点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扩大电锅炉、电窑炉、冶金电炉、皮带传输等高能效技术的推广,在农产品烘干存储、农业养殖温控等方面大力推广,电能替代作用明显。9月1日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今年1至8月甘肃实现替代电量39.3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4.1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98%。电能替代是指在群众和用户用能端,以提高电能消费量,减少或降低燃煤、燃气、燃油消费比重的新型用能方式。同年,甘肃省实现电能替代电量58.7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5.97万吨、二氧化硫2.17万吨、氮氧化物1.88万吨
促进全省超过95%的大工业电量主动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并共享改革红利;促进云南省主要行业开工率由年初的42%上升至65.5%;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2017年1~8月,西电东送计划外增送电量达184.4亿千瓦时这是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一周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云南电力市场电量稳步增长,电价趋于合理的态势日益显现。
全面建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力交易系统,实现与电网企业调度、营销、银行、税务等系统互联互通,满足了各类市场主体的业务需求,全面提升了电力交易服务水平。同时,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积累了重要经验,云南电力交易模式在全国范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打造电力市场化交易升级版2016年8月25日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后,在全国首推电力市场主体管理标准,规范了入市与退市的流程和方式,界定了市场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市场公平公正。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深入了解全省各大行业用电需求,不断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交易品种,推动市场更加开放、活跃、多样、规范,设计了涵盖年、月、日前3个交易周期的9个交易品种,紧密贴合实体经济,较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需求。
先行先试开拓进取 创造五个全国第一从2014年6月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决定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经过3年多创新实践,创造了五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放开程度最高、参与市场化交易主体数量最多的电力市场;全国第一个搭建交易平台,建立较为完善交易规则的电力市场;全国第一家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消纳富余电量;全国第一个开展日前增量交易试点,合同履约率超过96%;全国第一个交易规则被国家发改委推荐在全国范围内学习借鉴。促进全省超过95%的大工业电量主动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并共享改革红利。2017年1~8月,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4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省内售电量7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云南电力市场建设以中发9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为指引,并结合云南电力工业实际,在充分消纳云南绿色清洁能源的同时,努力平衡电网、电厂和用户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2016年,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西电东送计划外增送电量达134.5亿千瓦时,2017年1~8月,西电东送计划外增送电量达184.4亿千瓦时,促进1-7月电力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导市场主体按基准价格+浮动机制签订中长期双边合同,推动年度双边合同互保交易,引入售电公司打包参与交易,充分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下一步,云南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按照 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充分发挥电力交易平台作用,全力消纳云南绿色电力,同时,深入落实供给侧改革降成本要求,全力服务云南跨越发展。依托南网大平台全力消纳云南清洁能源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价值为导向,以清洁能源消纳为重点,积极发挥信息归集和专业优势,为国家推动消纳云南富余水电建言献策,促进云南富余水电在南方电网大平台上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弥补了省内电价降低带来的电力工业增速放缓,稳固了云南电力支柱产业地位。
云南自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累计为用电企业降低成本超过180亿元,全省平均电价水平由交易前的全国倒数第5位下降至2016年的全国倒数第2位,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要求,促进了全省经济稳增长。率先启动售电公司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和负面准入制度,惩戒售电公司违规参与市场行为,引导售电公司健康成长,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目前,云南省主要行业开工率由年初的42%上升至65.5%,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对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多次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表示,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2016年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90亿千瓦时,占全部售电量的54%。同时,积极配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跨省区电力市场化交易。
云南电力市场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魄力,担当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勇于先行先试,大力探索创新,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云南电力市场以市场化采购方式为全省居民降低用电成本约10亿元,鼓励居民扩大电力消费,减少柴薪和煤炭等一次能源消耗,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以市场化采购方式落实全省公共照明和旅游景观亮化工程要求,预计全年减少电费支出5000万元。
严格把关主体入市资质,及时提示市场风险,主动维护各方利益2016年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90亿千瓦时,占全部售电量的54%。
下一步,云南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按照 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充分发挥电力交易平台作用,全力消纳云南绿色电力,同时,深入落实供给侧改革降成本要求,全力服务云南跨越发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打造电力市场化交易升级版2016年8月25日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后,在全国首推电力市场主体管理标准,规范了入市与退市的流程和方式,界定了市场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市场公平公正。